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76家药企裁员(附名单)

2025-04-07 16:19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赛柏蓝

医药人才市场“寒冬”似乎并未过去。


01

76家药企减员

高于前两年同期水平


据赛柏蓝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025年已有至少76家医药企业宣布人员裁撤或工厂、管线关闭计划(文末附完整名单,每月按次统计后累加,未去重,下同)。


今年1月至3月,分别有25家、23家、27家医药企业宣布减员,数量均较上年同期出现上涨,前三个月共75家药企宣布减员,比2024年第一季度的58家增加了近三成。


不过,每月出现20家以上医药企业宣布人员裁撤的情况预计不会长时间持续。


从全年分布来看第一季度在2024年、2023年都是人员裁撤最密集的时期,若今年延续这一趋势,意味着未来九个月内的单月减员消息或较近期有所减少,但可能会略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640.png


02

业务外包

精简本司架构


今年3月中旬,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TC BioPharm宣布向“去中心化模式”转型,即通过业务职能外包,实施人员精简以构建更精简、更灵活的组织架构。


预计TC BioPharm此次调整将裁减半数员工(约20个岗位),主要集中在生产与质控部门,人员调整将于第二季度末基本完成,TC BioPharm估算此举可使核心运营支出较2024年降低约55%,年度节约金额将达约420万美元。


TC BioPharm首席执行官Bryan Kobel表示,降低高昂的内部运营支出成本,将为其正在进行的新适应症领域拓展、下一阶段临床路径试验数据评估筹备奠定更有利的基础。


除了biotech外包生产等环节,不少大型医药企业近年来也在外包成熟产品的商业化运营。


今年3月,拜耳与亿帆医药达成合作协议,将旗下两款经典靶向药——瑞戈非尼片和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市场推广权益授予亿帆医药。


拜耳的瑞戈非尼片于2017年获批进入国内市场,米内网数据显示,瑞戈非尼片2022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销售额突破10亿元,2023年增速也保持在两位数,拜耳作为原研厂家一直占据主要地位。不过,4月将于全国相继落地的第十批国采中,该品种价格下降近90%,6家药企中标,拜耳未中选。


拜耳的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于2008年获批进入国内市场,该品种2018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10.3亿元,拜耳同样占据主要份额。之后,第四批国采将其纳入,拜耳同样未中选。


近年来,多家跨国药企将旗下产品推广业务“外包”。


去年11月,辉瑞与华润医药达成战略合作盟约。四款肺癌与乳腺癌成熟药物——阿诺新(AROMASIN)、爱博新(IBRANCE)、法玛新(Pharmorubicin RD)以及赛可瑞(XALKORI)在中国的商业化运营由华润医药负责。


据业内消息,辉瑞对上述四条产品线员工提供了两种去向选择,一是接受N+1+2的赔偿方案并离职,二是转岗至华润医药商业集团。


今年,医药企业通过外包形式展开的“减法”还在继续——1月,勃林格殷格翰旗下的普拉克索和达比加群酯交由国药控股进行推广;2月,罗氏的利妥昔单抗相关推广交由百洋医药全资子公司百洋智合展开。


对人员、产品、管线做“减法”背后是医药企业资源的重新配置,种种举措能否促进运营效率、质量提升还等待验证。



附:

640.png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VM2i-l9LZi6obVCVmIH79Q)

 赞(2)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3 09:20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