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药企16亿变卖化药资产,聚焦中药主业
2025年4月15日,达仁堂(600329.SH)发布公告称,拟将其持有的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史克”)12%股权分别转让给赫力昂(中国)有限公司(4.6%)和瑞士公司Haleon CH SARL(7.4%),交易总价16.23亿元。此次交易以35%的溢价完成(评估价值99.87亿元),预计将为达仁堂带来约15.4亿元投资收益,税后净利润增加13亿元。交易完成后,达仁堂将彻底退出天津史克股东行列,后者由赫力昂系全资控股。
天津史克是中国最早的中外合资药企之一,旗下拥有新康泰克、芬必得、百多邦等知名OTC品牌,2024年营收35.59亿元,净利润7.11亿元。达仁堂自1984年起参股天津史克,此前已于2024年9月转让其13%股权,累计套现33.82亿元。
达仁堂明确表示,交易符合“聚焦中药主业”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公司核心中药业务增长乏力,2024年工业板块收入同比减少4.37亿元,速效救心丸、安宫牛黄丸等主力产品销量下滑,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1.62%至7.46亿元。剥离非核心资产可集中资源强化中药领域的研发与市场投入。
天津史克原合资协议于2024年9月到期,延长至2025年6月。随着中国放开外资持股限制,赫力昂作为大股东提出全资收购,达仁堂选择退出符合商业逻辑。此外,天津史克净资产账面价值仅10.72亿元,清算收益有限,高价套现更具财务吸引力。此次交易短期内可优化财务报表,缓解业绩压力。
达仁堂:百年中药老字号
达仁堂前身为1912年乐达仁创立的“京都达仁堂乐家老药铺”,与同仁堂同出一脉,现为天津医药集团控股的A+S股上市公司。公司以中药为核心,拥有速效救心丸(全球首款中药滴丸)、安宫牛黄丸、清咽滴丸等经典产品,以及4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和5项国家级非遗技艺。
达仁堂近年面临增长瓶颈:
产品结构老化:依赖传统剂型,创新药研发不足;
市场竞争加剧:中药现代化进程落后于同仁堂、片仔癀等企业;
渠道与品牌年轻化不足:营销模式偏传统,难以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预计达仁堂未来几年将投入资金用于“战略并购、研发创新、市场拓展等”,如中药现代化、开发大健康产品;可能收购中药材种植基地或中小型药企,以控制成本并扩充产品线。布局电商、新零售渠道,推动品牌年轻化。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9GkEikjv_fgJgbkXocGk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