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医药板块,一上市企业将不再从事医药产品产销!
公司旗下“拳头产品”销售额暴降,东阳光药业股权拟被出售!企业宣布将不再从事医药相关产品的生产及销售!
处置医药板块,出让东阳光药业股权
8月31日晚间,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关于筹划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内容显示: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出售事项,拟向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及/ 或其控股子公司转让公司所持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不超过 51.41%股权。经初步研究和测算,预计本次交易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通过本次交易,东阳光表示,由于公司的人才、技术和渠道等资源优势均主要集中于电子新材料等相关领域,未来将大量资源投入到东阳光药的变革转型中不利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利于保护上市公司广大股东的利益。因此,在此背景下,公司拟置出旗下医药板块并将不再从事医药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据悉,东阳光药为东阳光控股子公司,东阳光对其的持股比例为53.89%。东阳光药主要从事药物开发、生产以及药物销售等业务。
其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治疗病毒性流感的奥司他韦胶囊和颗粒,治疗内分泌及代谢类疾病的苯溴马隆片,抗感染药物琳莫西沙星片、霉素缓释片等。其中,奥司他韦为公司最核心的产品。2019年及2020年,奥司他韦的销售额合计分别为59.4亿元、20.7亿元,占东阳光药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88%。
而东阳光药作为东阳光医药板块的主要载体,转让后也就意味着东阳光将剥离整个医药板块。
疫情和市场影响,“拳头”单品销售额下滑97.3%
值得注意的是,因受疫情和市场等方面的影响,东阳光药的奥司他韦就遭遇到了销售瓶颈,在疫情之后销量暴跌。据8月28日,东阳光药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要产品奥司他韦销售收入 5360 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97.3%。
对于下滑的原因,东阳光药也在年报中称,主要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后人们防控意识提高、兼之疫情防控严峻,导致终端医疗机构的处方量下降;公司核心产品为处方药,受到较大影响。
当然,除了受疫情的影响外,还有市场竞争的原因,据了解,仅在今年,就有多家药企递交了奥司他韦的上市申请。其中,7月28日,博瑞医药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获批;8月16日,石药集团的奥司他韦胶囊仿制药上市申请进入审批阶段。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国内还有包括科伦药业、苏州二叶制药等20家企业递交的奥司他韦上市申请在排队等待审评,涉及奥司他韦胶囊剂型等剂型。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奥司他韦的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
多家药企被出售或收购
虽然说像东阳光这样,直接剥离整个医药板块的案件并不多。但近年来,不少药企都在寻求转型,出售、购入企业的动作也比比皆是。
老百姓14.28亿元收购华佗药房51%股权
8月25日,老百姓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4.28亿元(含贷款)收购华佗药房51%的股权。华佗药房2020年含税销售额约17.41亿元,现拥有门店715家,整体估值28亿元,按照其2020年全年净利润1.25亿元计算,交易市盈率为22.42倍。
辉瑞22.6亿收购Trillium
8月24日,辉瑞和Trillium Therapeutics宣布,已经达成了一项协议,辉瑞将收购肿瘤免疫疗法研发公司Trillium Therapeutics。根据协议条款,辉瑞将以22.6亿美元收购Trillium Therapeutics所有已发行股票,获得其阻断CD47-SIRPα信号通路的两款在研疗法。
东北制药被全面要约收购
8月23日,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要约收购报告书。方大钢铁受让东药集团、盛京金控集团持有的东北制药全部股份而触发要约收购。本次转让完成后,方大钢铁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57.88%股份。方大钢铁向东北制药除方大钢铁及其一致行动人、东药集团、盛京金控集团以外的其他股东发出全面要约收购,要约收购价格为4.93元/股。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东北制药上市地位为目的。
随着行业分化,医药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大。无论是本土药企还是国外企业,其生存空间或将面临挑战,而通过剥离资产、收购其他企业的行动,可以为企业自身转型带来一定的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UMmTvZIPxRXzA8kgiZ136Q)